4月4日,首趟卢森堡至成都中欧班列正式发车,欧盟已成为成都第一大外贸伙伴 新华社发
对外贸易
今年1~11月,成都外贸进出口总额5283.1亿元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从12月26日举行的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获悉,2019年,成都在全球经济疲软的大环境下,坚持“稳外贸”,有效应对中美贸易谈判一波三折的复杂形势,推动外贸进出口发展指标逆势增长、韧性更足。
会上透露,今年成都全年经济增速预计将超过年初设定的7.5%目标,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总量预期目标。在外贸进出口方面,1~11月,成都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283.1亿元,首次成为西部地区外贸“第一城”,增长17.2%,远超年初确定的目标。
目前,欧盟已经成为成都第一大外贸伙伴,东盟成为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市场,预计今年对欧洲、东盟的进出口总额增速将分别达到48%、27%,产品层次、贸易方式等体现质效的指标进一步优化,特别是跨境电商交易今年预计将达200亿元,实现翻番。
成都自贸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首创2项改革试点经验和3个最佳实践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国别合作园区加快建设,高新综保区、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出口总额分别位居全国第一、第四,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也于今年获批。
招商引资
成都已落户世界500强企业301家 今年落户“首店”近500家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从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获悉,2019年,成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预计2019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180亿元,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到301家。今年1~11月,成都社消零总额实现6780.9亿元,增长9.9%。
2019年,成都坚持“稳投资”,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补短板”力度,紫光芯城、天府锦城等1525个项目开工建设,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180亿元、增长10%,其中公共服务投资同比增长40%左右。特别是在新区投资和民间投资两个领域,成都取得明显突破,1~11月,天府新区和东部新区分别完成投资1817.7亿元、1391.6亿元,分别增长18.8%、13.9%,新区投资对全市投资的总量贡献、增长贡献分别达到38.1%、58.1%。民间投资增速止滑回升,其中10月当月增速达到18.3%、高于同期投资增速4.9个百分点。
2019年,成都全力“稳外资”,首创“成都市招商合作伙伴”,全年签约引进重大项目约442个、总投资7000亿元,实际到位内资6350亿元、增长10.5%,利用外资实际到位131亿美元、增长6.7%。
重大项目招引方面,引进了吉利集团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成都产业基地等12个百亿元以上项目,30亿元以上项目截至11月达到79个、投资4003.8亿元,占比达到62%。外资项目招引方面,新批外商投资项目550个,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到301家,105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蓉增资扩股或增设新项目。
2019年,成都积极发展夜间经济、首店经济、医美消费等新兴消费。组建中西部首只文创产业基金,新开工文创项目62个,现有规上文创企业2100余家。城市音乐厅、露天音乐公园建成投用,举办中国音乐金钟奖等活动,音乐产业产值突破470亿元,增长20%以上。打造夜游锦江、“花重锦官光影秀”等消费新场景,上榜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夜间经济十强城市”。
首店经济方面,落户首店近500家,超过去年全年数量的两倍。1~11月落户全球首店、中国首店51家,城市区域价值更加彰显。
科技创新
硬核成都! 夺得今年10%的国家科技奖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还从会上了解到,2019年,成都在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及开放合作等方面均有明显进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成都今年获得国家科技奖29项,占全国获奖总数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