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国进出口贸易带来严重冲击的大背景下,云南农产品特别是水果、蔬菜、花卉、茶叶等多个品种出口逆市增长,继续保持15.1%的增长势头。其中,水果出口总量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46.5%和53.3%,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40.5%;蔬菜出口总量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24.2%和16.8%,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0.1%。1月至6月,农产品出口占云南出口总值的35.4%,成为云南第一大类出口商品。
云南省取得这样优秀的成绩,让和君品牌研究中心团队各位同仁倍感振奋。
去年5月,和君项目组受云南省商务厅委托对当地的绿色食品产业现状等进行了全面调研,在跑遍云南后,进一步结合和君对于农业行业及品牌营销专业的认知给出了相关建议,最终完成了为云南省委、商务厅、农业厅定制研究的《云南绿色食品国内外市场开拓研究报告》。
云南今天的成绩让项目的报告得到了市场验证。管理咨询背后的意义关乎民生、关乎发展、关乎一方水土的微妙变化,这让我们倍感欣慰。衷心祝福云南!为“云品出滇”加油!
《云南省绿色食品国内外市场开拓研究报告》旨在为云南省绿色食品八大产业研究、探索、总结出一条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路径,通过绿色食品八大产业的主要优势及最合理的市场定位、跨越传统行业鸿沟和信息鸿沟、以市场需求带动生产需求的方法,了解需求侧,也不断发展供给侧,建立需求侧与供给侧的协调统一。
使“特色”成为“亮色”,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战略部署成效凸显,强有力地推动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产业实现质的飞跃。高位推进,扎实稳健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
“绿色食品牌”是张什么牌?气候立体、光热充沛、空气优质、土地肥沃……做大做强绿色食品产业,云南的自然先决条件全国独一无二。 多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的“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的重要指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牌,形成几个新的千亿元产业。”2018年1月25日,云南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上,省长阮成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概念。截至2020年8月20日,省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16次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系统研究“绿色食品牌”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要工作和重点、难点问题。省、州(市)相继建立以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了绿色生产、加工提升、市场拓展、招商引资、品牌打造、科技支撑等方面政策性文件20余个,逐步构建政策支撑体系。瞄准“世界一流、中国最优”目标,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思路,经过两年多来的探索实践,绿色发展已成为云南农业发展的主旋律、品牌塑造成为云南农业提质增效的主抓手、新型主体成为云南农业开拓市场的主力军。
从生产端追求绿色有机、塑造龙头品牌,再到打造新平台、新主体,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换挡升级,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茶叶产业,云南茶叶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二。2019年,全省茶叶总产量43.1万吨,较去年增加3.3万吨、增长8.3%,综合产值达936亿元,较去年增加93亿元、增长11%。
——花卉产业,云南鲜切花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盆花产值占全国30%。2019年,花卉种植总面积达175.7万亩,同比增长2.5%,总产值达751.7亿元,同比增长42.9%。
——蔬菜产业,每年云南近70%的蔬菜产品销往全国150多个大中城市和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9年,蔬菜种植面积1789.59万亩,同比增长91.76万亩,增幅5.4%,综合产值1030.52亿元,增长178.52亿元,增幅20.95%。
——水果产业,云南水果已实现“四季生产、周年供应”,全省主要栽培23个果品。2019年,水果种植面积1015.1万亩,同比增长8.4%,新增面积78.8万亩,占全国新增面积的31.9%。
——坚果产业,2019年,全省核桃种植面积4300万亩,约占全国35.8%;产量120万吨,约占全国28.7%,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核桃成为116个县(市、区)的1000万山区群众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
上一篇:陈德明率队赴广东江苏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