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合肥8月1日电(钱伟、苗子健)“开酒店政府奖励1500万”?针对这一舆论近日关注的热点,安徽太和县委、县政府经征求各方意见,于8月1日废止该奖励政策。同时,对相关文件逐一清理,进行修改、完善或废止。
7月17日,太和县在其政府网站上发布公示称,经2012年6月5日县政府第四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兑现安徽晶宫大酒店获“四星级旅游饭店”称号奖励政策,给予1500万元的奖励。
据了解,太和县2009年12月14日出台通知,对在该县投资新建的前三家五星级酒店按先后顺序分别奖励2000万元、1500万元、1000万元;建设四星级酒店的,前三家按先后顺序分别奖励1500万元、1000万元、500万元。
太和县委宣传部提供的情况说明中提到,太和县酒店服务业存在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等情况。鉴于四星级以上酒店一次性投入大,成本回收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的特点,借鉴外地经验,出台了上述奖励措施。“县里没有高档酒店,直接影响到外来商客对太和县的印象,导致很多企业不愿来投资。”太和县政府办副主任徐辉说。
“正因为看到奖励政策,我们才决定在太和县建一个四星级酒店。”晶宫酒店负责人刘立广介绍,酒店自2011年6月开业至今,酒店的客房日出租量不足1/3,勉强维持运营。
碰 撞
奖励是为满足招商需求
太和县一直没有高档酒店,不能满足招商引资的需求。该奖励政策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落实上级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背景下出台的。而目前已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不符,所以经研究废止。
太和县政府办副主任 徐 辉
奖励政策说改就改太儿戏
我们来投资酒店,合规合法,现在酒店建好了,达到奖励条件了,政府却不愿兑现。这样出尔反尔,完全丧失了公信力,这不是招商而是在坑商。
晶宫酒店董事长 刘立广
县级财政应为“民生财政”
纳税人的钱应当更多花在民生工程和公共建设上,而不是为了招商而招商。投资酒店属于市场行为,更应当遵循市场规律进行,否则强拉的投资必然难以维系。
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 王开玉
招商引资更需改善软环境
政府招商引资不应仅仅通过改善硬件环境,提高行政服务水平,打造公平、高效、安全的投资环境对外商更有吸引力。
网友 嘻 嘻